close

PISA評比出爐 華語閱讀台灣墊底

更新日期:2010/12/08 00:17 本報訊

【本報訊】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舉辦,影響全球教育方向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評比,每3年舉辦一次,共68國參加,超過1百萬學生接受評量。近日閱讀評比報告出爐,台灣在兩岸三地成績墊底,15歲青少年的閱讀素養遠不及首次參加的上海。

 

《親子天下》雜誌透過問卷調查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況,了解台灣語文教育盲點。調查顯示,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用錯力氣。當基測與國際評比都強調「能力」而非檢驗背誦性的「資訊」時,仍有高達7成5老師認為背誦與反覆練習,較容易取得高分。

 

目前國中國文課程設計中,絕大部分仍以文意理解、語詞解釋、形音義與修辭為主,其次是考試與背誦。最符合「能力」指標,能訓練思考、判斷與表述能力的討論分享、活動,占比卻明顯偏低。

 

《親子天下》指出,超過半數的老師認為教學最大挑戰是「學生語文能力低落」,所以老師準備了更多教材、以傳統記憶性的考試來提升學生能力。

 

「選擇題」的標準答案教學主導了國文課教學,國中教師普遍透過「考試」來「教學」。

 

今年PISA的報告分析顯示,閱讀動機是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重要性甚至超越家庭社經條件。台灣的語文教育還在用反覆練習與背誦追尋「標準答案」,讓國中生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判斷的能力,是導致台灣在兩岸三地的PISA閱讀評比上敬陪末座的主因。

  -----------------------------------------------------------------------------------

我早就猜到了

因為

這幾年

在第一線推動閱讀的做法

基本上是假的

是在做好看的

只求量化

沒有提昇質

 

小書蟲的比賽

就是借多少書

「一個小朋友可能在一學期借四、五百本書?」

「是什麼書?」(漫畫啦!)

 

要不就是過多的學習單

把孩子讀書的胃口破壞了

 

看到這一篇不讓我意外的新聞

我很驕傲的說「讓我教到的學生,是真正在閱讀的」

而且是有效的閱讀、有趣的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wu1963 的頭像
    markwu1963

    阿亮老師的班級點滴

    markwu19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